1. <tbody id="47y6i"></tbody>
      <dd id="47y6i"><track id="47y6i"></track></dd><tbody id="47y6i"></tbody>
        1. <s id="47y6i"></s>

              1. <em id="47y6i"><acronym id="47y6i"><input id="47y6i"></input></acronym></em>
                  <span id="47y6i"></span>

                      1.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資訊 > 行業資訊

                        目標價格補貼大勢所趨

                        發布者: 時間:2015/11/9 13:49:09 瀏覽量:
                                  2015年東北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于9月18日公布,不出所料,臨時收儲價格較去年有了大幅下調。2014年玉米臨時收儲價格,黑龍江為2220元/噸,吉林為2240元/噸,遼寧及內蒙古為2260元/噸,今年統一調整為2000元/噸,最高降幅達11.5%。這是國家實行東北玉米臨時收儲政策以來,收儲價格的首次下調。相較之下,2015年稻谷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仍然維持在2014年的水平,沒有下調。考慮到去年就已取消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國家縮減糧食價格支持范圍的意圖越來越明顯。其實,此次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公布之前,不少市場主體甚至預期今年就會取消玉米臨時收儲,但是國家采取了折衷的策略——政策仍然延續,但是價格支持力度大大減弱——這為2016年徹底取消玉米的臨時收儲打下了伏筆。
                                  大豆、玉米的臨時收儲政策之所以難以為繼,原因很簡單,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儲糧食,同時又不愿意以市場價賣出去,結果是連年“進多出少”,糧食庫存越來越高,損失越來越大,游戲無法繼續玩下去。泰國大米當年也是類似的情況,打著高價收購高價賣的算盤,結果是高價收購容易,高價賣就難了,大量的大米堆積,大米積壓一方面導致沒有倉容收購新糧,更重要的是資金不能回籠,泰國政府財政資金吃緊,沒有錢來執行原定的收購計劃。糧食種出來,泰國政府卻食言不收,憤怒的農民直接把英拉趕出了總理府。
                                  當然,我們的大豆、玉米還沒有到泰國大米那種地步,但是殷鑒不遠,未雨綢繆,及時修整政策,還是非常必要的。
                        顯然,玉米一旦退出臨時收儲,那么與大豆一樣,目標價格補貼也將成為玉米新的政策選擇。目標價格補貼相較于臨時收儲的一個好處就是市場價格不再扭曲,政府也不再為玉米的收購和銷售發愁。目標價格補貼是發達國家農業補貼的標準做法,但中國實施起來還是有難度的。主要是中國農戶數量太龐大,戶均種植規模太小,補貼認定與發放的成本將比發達國家高很多。而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更傾向于采取直接價格干預的原因——政府與中儲糧等少數幾個主體打交道要比億萬農戶打交道顯然要容易和方便得多。
                                  接下來的問題是,既然大豆、玉米可以采取目標價格的辦法,稻谷、小麥呢?目前稻谷小麥實行的是最低收購價政策,本質上與臨時收儲政策沒什么差別,也是一種直接價格干預措施,未來稻谷小麥是不是也會采取目標價格補貼?
                                  “最低收購價”是在2004年頒布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首先提出來的,其中第二十八條“當糧食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時,為保障市場供應、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必要時可由國務院決定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應該說,這一條的表述是有點矛盾的。按照表述,最低收購價實施的對象是“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但是供求規律告訴我們,某個糧食品種如果短缺,那么其市場價格必然會上漲,或者說,商品的短缺程度是以其價格來衡量的。這意味著,對短缺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是多此一舉。實際上,當糧食供不應求時,市場會以漲價的方式自動保護農民利益,并不太需要最低收購價的保護,農民真正需要保護的往往是糧食供過于求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那么,最低收購價能不能實現“保障市場供應”的目標呢?也難。從過去十多年的最低收購價實踐來看,最低收購價的實行導致糧源越來越集中于政府手中,市場化的糧源越來越少,糧食市場供應總體上是不斷趨于緊張,這體現為過去十多年國內糧價不斷上漲,國內外糧食價差越拉越大。有人可能說,市場糧源緊張那是因為政府沒有放出臨時收儲的糧食,并非真正的糧食供給出了問題。也就是說,最低收購價政策下的糧源緊張是一種假象。既然如此,筆者要問:那為什么要制造這種假象呢?如果不實行最低收購價,那么連這種“假象”也沒了,不是更好嗎?
                                  因此,從邏輯的角度,“最低收購價”的立法表述值得商榷。最低收購價無論從本質還是實踐看,都是在糧食供過于求而非供不應求的時候保護農民利益的一種方式。最低收購價本身也沒有起到“保障市場供應”的作用,反而人為制造了市場供求緊張的“假象”,扭曲了市場。
                                  在中國的糧食問題上,存在著兩點共識:一是農民的利益需要保護,二是糧食特別是口糧應立足自給。最低收購價(包括臨時收儲)是達成上述目標的一種方式。通過不斷提高最低收購價格,農民收入得到提升,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到激發,國內糧食產量增加,糧食自給水平提高。但是,前面的分析可知,代價也是巨大的。有沒有另外一種方式,既可以達成這兩點共識又可以減少這種代價呢?有的,那就是目標價格補貼。目標價格補貼可以在不扭曲糧食市場人為制造糧源緊張假象的前提下給農民以補貼,保護種糧農民利益。而任何市場下,只要生產者的利益得到了足夠的保護和補償,生產者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激發,那么供給自然不會有問題。但是與最低收購價相比,目標價格補貼意味著國家掌握的糧源將大大減少,托市收購下政府手中掌握的上億噸的臨時儲備在目標價格補貼下將不復存在,糧源主體將充分市場化。這個時候,政府如果想調控糧食市場,糧源只能依賴常規儲備。政府如果擔心常規儲備不足,那么完全可以繼續充實常規儲備(常規儲備不是托市,不會扭曲市場價格)。為更好地達成宏觀調控效果,政府還可以選擇在糧食批發市場公開拋售常規儲備糧。總之,目標價格補貼配合以常規儲備完全可以很好地替代最低收購價,達成保護農民利益、確保糧食自給的目標。

                        0769-82661968
                        欧美丰满熟妇性XXXX,人妻 色综合网站,人妻精油按摩BD高清中文字幕,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白人美女